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正文

医药本同源 发展不离根

发布人:曾宪策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0/12/17 浏览量:

      曾宪策(1941~),重庆合川人,出生于中医世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主任中药师,执业中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药专业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现为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学会资深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历任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农委及市卫生局在库中医药成果审评及鉴定专家。《中国药业》杂志指导专家,《实用中医药杂志》编委会顾问。1997年至今一直担任重庆市医药高级职称评委。极力推崇医药结合,懂得中医中药不分家的道理,懂医必须懂药,学药也必须学医,药师不能只会认药、配药、炮制药、制作膏丹丸散,更应该懂得“辨证论治”的内涵,医师不能只会望闻问切、辨证、处方,还必须学会识别中药的真伪优劣、配方、炮制及制作膏丹丸散的方法,这样,才不失实为一位真正的中药师或中医师。几十年来,我一直沿着这条路在走,走得还很踏实。在医药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我主编并出版了计一百余万字的著作四部,其中《100味贵细中药材选用》及《100种常见病药食治》分别荣获第十五届、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前者还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各种培训教材及讲座材料

五十余万字,制作各类供培训用幻灯片5000余幅。

承用干创  促进我成才

我出生于中医世家,家族自何代开始行医,家父也讲不清楚,只知道,曾祖父曾是清朝一知县,在广西、陕西等地为官,后辞官而承祖业为儒医。祖父亦是合川一代名医,合川城内柏树街“曾家大夫第”便由此而得名。后家父因追逐新潮流而弃医学工,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改从管网工程。从我记事之日起,他就告诉我,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丢弃了家传中医,并常将祖上的一些病案手稿给我看,我也为之惋惜。当时我就读于重庆名校“巴蜀中学”,高中毕业后本想报考化学专业,因我偏爱化学,而且有把握考上一所名牌化工大学。为了综合家父的意愿,不使他过分失望,我选择了学中药,因为中药也有化学,这样可一举两得。

1960年我考入成都中医学院中药专业学习,深得中药界泰斗、倡导中医药不分家、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中药进行分类的先驱者凌一癸先生的真传,又获中药炮制实干专家、全国中药炮制教材第一个版本主编者徐楚江生先赐教,加上吴棹仙、邱明扬等中医临床兼理论家的教诲。受益匪浅,为后来我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生献给了中医药事业,悟出了一点道理,在此奉献给大家。

(一)阅读经典在于承

中医药经典浩如烟海,其“文简,意博,理奥,趣深”,记载着中医药学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中医药著作甚多,难以达到每本精读,但作为一名中药工作者,《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实属非读不可;《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亦为泛读之列;近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更是随时不可离手。对于非读不可之书,首先要通读全书,明其大意,重要之处反复阅读,有些典句要背诵熟记;泛读之书要知其主要含义;《中药大辞典》不离手,随时提供查阅。

阅读经典,承传前人之经验。一日在一医案中见到一方载有“当道”一味药,查遍诸籍不知为何物?忙碌之余,猛然想起《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车前子一名什么道?后经查阅《神农本草经》见“车前子,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一名当道”,果然是车前子。又一次在一中成药配方中见到一味药要用人乳炙之,不知道如何处置。后来通过读经典,在《本草纲目》中查明该药“应去皮研末,以人乳汁拌炙之晒干即可”。类似的问题还不少,在工作中会常遇到。通过查阅经典,基本可得到解决。

阅读经典,贵在继承中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启示之下,我编著《100味贵细中药材选用》,其目的是想通过具有强身健体的中药治尚未发生的疾病,也就是充分发挥中药的保健、养生及防病作用。《金匮要略》中有“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这是古人告诫我们,病不但要治,治好以后还要防止传变、防复发,要养治结合,巩固治疗效果,这是中医理论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医防病治病同时进行的一大特色。我编著的《100种常见病药食治》即是基于这种思想,书中主要讲述了100种常见病的治、防、养的道理及方法。

(二)勤奋学习在于用

对古典医籍强调精选、吟诵、深思和勤写,并随时查阅;对注文应重视研读和理解;对前人经验,先借鉴,后验证,才能有所收获;必须熟练掌握中药,才能成竹在胸,灵活运用。特别是带着问题读书,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为用而学,不只限于向书本或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只要某一方面有特长,不论学历高低、年纪大小,都视为自己学习的对象,这样就可集他人之技,为自己之才。在云南小凉山搞中药资源普查时,认识了当地的一位名叫刘树唐的老草医,他对草药十分熟悉,我就拜他为师,学习他善用毒药养生的一技之长,后将其中服用当地剧毒草药“雪山一枝蒿”益寿延年一法带回家父试用,活至96岁,仍然筋骨硬朗,近年因患脑疾而去。重庆中药饮片厂一名年龄比自己小的中年炒药工,手工炒出的穿山甲片,外观质量美,内在质量佳,实在令人信服。当时我已升任总工程师高位,仍然虚心向其求教,他手把手的教会我炒穿山甲的特殊技能。

用中学,最见效。为培养学生的需要,这些年我编制了各种培训教材50万字以上,制作各类培训用幻灯片近5000幅。现仍在继续努力,计划再用1~2年时间,结合中药经营、特别是调配处方的特点,从药名、歌诀、处方名、别名、主要作用、用法用量、服食注意、保存条件、药材或饮片识别、用法推荐等方面入手,编制一套中药营业员培训教材,涵盖500余个常用中药材(包括饮片)品种。在编制这些教材的同时,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查资料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系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极好机会。

为用所需,脱产深造不可少。1983年我参加卫生部在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举办的全国中医理论班第三期,通过为期半年脱产学习,重点是听取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讲授“四大经典”,聆听了董建华、方药中、祝谌予、刘渡舟、焦树德等一批老中医药专家的教诲。后又在该院进修半年,通过临床实践,1987年获得主治中医师职称,后取得执业中医师资格,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周坐诊1~2天,真正成为一名亦医亦药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三)勇于实践在于干

中药来源广,种类多,品名复杂,个别品种异名达百余个之多,“一名多物,一物多名”成为常理,加之外形相似等原因,给从事中药工作的人带来了不少麻烦,识别药材成了中药工作者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只有多看、多认、多接触实物,认真对比,加以鉴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践,实践关键在于实干。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十分重视实干,记得一次上生药课,老师讲到“吴茱萸”的相似品“野花椒”除气味外,其余均十分相似,苦于无样品可看,为了证实其说法,我冒着酷暑跑遍了成都草药市场,终于在黄瓦街一草药摊上寻到本品,购回供同学鉴别。当时贾敏如老师赞扬我说:“你这种学习态度,在今后的中药工作中必会取得成绩”。

六十年代末,我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大理苍山、宁蒗小凉山及金沙江沿线搞中药资源普查,来到小凉山一个名叫“跑马坪”的地方,据说那是当年解放军平息凉山奴隶主叛乱的战场。有一天,一位筑路工人给我送来一株完整而奇异的半夏标本,是在修路时挖塌了土方而拾到的。其他均与半夏无异,只是球状块茎大如鸡卵,于是产生了怀疑,本着“视其形,嗅其气,尝其味”的中药性状鉴别方法,在块茎上切下一块,以舌尝之,初尝微有甜味,再尝则麻味明显,随即满口起燎泡,疼痛难忍,两天水米未进。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一次“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始有医药”的滋味。

一些传统的中药炮制及制剂,也需要实际操作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炮制中的“水漂龟板”再简单不过,谁都会做,如选择季节不当,不能在露天“日晒夜露”,浸泡半年也难能达到漂去腐肉及筋膜的目的;紫河车烘干打粉,貌似简单,如果不先在新瓦片上烘至八成干,打出的紫河车粉腥气重,甚至无法服用;制作黑膏药的工艺也不复杂,如果不亲自操作,你也体会不到在炼油下丹时产生的大量浓烟,会让你手忙脚乱,甚至烫伤操作人员。

(四)大胆探索在于创

我从事中药工作50年,经历了文革及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介入中药一、二、三产业,中药临床、教学、科研、生产、经营都曾参与过。在掌握中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开展过一些让中药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工作。

为传统而古老的药酒制剂创出开发新路。药酒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药酒用于治疗疾病,在我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剂型之一,至今仍享有很高的声誉。早在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就有关于药酒的字样,距今已有5000余年历史。药酒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中可以辨识的药酒方有6个,有用麦冬、稻米、牛膝、藁本、石膏、玉竹、乌喙等酿制的药酒。后来的众多方书中(如《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等)都有关于药酒的制造及治疗疾病的论述。宋元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制曲和酿酒专著《北山酒经》。明代宫廷已出现了御酒房,专造各种名药酒,尚有“御制药酒五味、真珠红、长春酒”等。清朝至今药酒一直处于旺盛的发展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地方还建立专供生产药酒用的车间或药酒厂,出版的药酒专著载药酒验方数以千计。药酒是一种可口的饮料,服用方便,人们乐意接受。药酒是“酒”加上“药”,酒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药,它能促进胃肠分泌,帮助消化吸收,增强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增加细胞活力。中医认为酒性热,有走而不守的特点,具有发散的作用,能载药通过发散而到达全身,对气血不调,经络阻滞,风湿痹痛等均有理想的治疗作用;酒还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乙醇),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既能溶解水溶性物质,也能溶解很多水不溶性物质,使中药材中的治疗活性物质能更好的溶出,有利于疾病的治疗;酒还具有天然的防腐消毒作用,还能矫臭矫味、对一些容易变坏的药材(如动物药中的蛇类、骨类、脏器类、虫类等)最适用。药酒使用范围广,内科的风湿病、偏瘫;妇科的不孕、干血痨、乳腺炎;儿科的佝偻病;外科的闭塞性脉管炎;伤科的跌打损伤;皮肤科的湿疹;五官科、口腔科等都能用到药酒。当今还广泛用于强身健体,美容养颜。多年来我一直十分关注药酒,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查阅资料,开发出五大系列,200余个药酒品种,供临床配方自制药酒使用。深受患者欢迎。为此,重庆出版社曾多次邀我,希望能将此书出版。

发挥中药特色,在创中解决实际问题。七十年代初,我在一边远地区医院工作,因抗生素缺乏,除抢救病人外,其余人员很难用上抗生素。当地盛产鱼腥草,我组织医院职工,采回新鲜鱼腥草通过加工,制成鱼腥草针剂,首先在自己身上试用,然后用于临床抗感染,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为后来大量生产鱼腥草针剂打下了基础。1976年在滇西的一个森工局职工医院工作。该局工人多在深山老林伐木或种树,因昼夜温差大,每到换季时节会有不少人患感冒。我见该林区生长有大量的贯众、三棵针,立即就地取材,选用该二药为主,制成口服预防汤剂,供职工服用,减少了疾病的复发。为此,受到云南省卫生厅的通令嘉奖。1984年我承担四川省科委的“山茱萸栽培与选种研究”科研项目时,发现产地加工山茱萸,除去果皮后丢弃的山茱萸果核,仍有不少果肉未除干净。提出回收果核取果肉为用的建议,经四川省科委批准,另立科研项目《山茱萸加工附产物综合利用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用此果肉回收物制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山茱萸酒”,1987年通过项目验收,1993年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并收进全国《科技成果大全》中。近年来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得以实施。我针对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选用气药“黄芪”、血药“三七”为主,组成配方,临床加减使用。通过观察,对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从草药中筛选新中药品种的创新设想。其实中药均从草药开始,古代并无严格界线,随着科学不断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中药、草药、植物药、植物提取物等名称的出现,不得不引起中药工作者的重视。为了便于区分,中药与草药只得分开对待,这就给中药工作者带来了新课题,要重视中药与草药的差别。针对当今因各种原因造成中药品种数量逐渐减少的这一现实,我提出对一些草药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毒性禁忌等,使部分草药变为有合法身份的中药,以补充中药品种数量之不足。为此,我常带领学生出入于草药市场、草药生长地搞调研,拜老草医为师,希望这一愿望得以实现。

中医生存  看中药发展

中药,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它是中医用于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物质。中药是由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个部份构成,它们各有其特点,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必须熟悉这三个方面的情况。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抓住各自的要害,对中药发展十分有利。

(一)药材发展看“基地建设”

为保证现有药材不至于绝种,提供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药材为治病所用,应从药材基地建设抓起。由于历史上对药材多是只采不种,致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一些药材数量越来越少,有的已成为濒危物种,长此下去,绝种的中药品种将会是越来越多,这对中药的发展极为不利。

传统药材种植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多是一家一户利用田边地角种一点供自己用,或作为农村经济收入的一点补充,种植分散、技术粗放、无质量意识。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建立规范的药材种植基地。

1、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发展药材生产,最起码的条件是,产品要卖得出去,这就要看市场。因此,基地建设,一定要同市场接轨,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建立何种基地。生产出的品种才能被市场接受,基地才能生存。

1)中成药原料市场。主要是为各中成药生产企业提供原料药材,全国有中成药厂上千家,生产品种超过5000个,年销售额数千亿元。2009年原料药材购进额近1800亿元。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药厂生产所需原料,其中主要原料药材必须来自药材基地,这是政策对基地建的扶持。

2)中药饮片市场。中药饮片,是中医“辨证论治”必不可少的

构成部分,它能充分体现出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饮片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凡有中医看病的地方都少不了饮片,一般的中药店要求常用饮片不得少于300种,大一点的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应保证在700种以上,否则会影响成方率。2009年全国饮片销售额过200亿元,数量十分可观。按规定,生产这些饮片的原料也必须是基地的优质药材。

3)药材国际市场。随着“回归大自然”潮流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量急增,近年不断番翻,2009年中药材的出口量约5.2亿美元,据业内人士预测,国际草药市场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主流,中国的传统药材必将受到全世界的青睐。

4)药材综合利用市场。为减少药材经营中常出现较大波动的现状,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扩大药材的综合利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许多药材的茎、叶、花、果极具观赏价值,一但形成基地,是十分理想的旅游场所;有的药材可作为功能食品或健康食品的原料;部分药材提取的色素是最佳的食用色素;一些药材还可以提取化工产品,也可成为以植物提取物为主要成分药品的原料。这就将药材基地与旅游市场、美化生活、健康食品、化工产品等结合在一起。还可以药材为原料开发无公害杀虫剂、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有的可直接用于生产饲料等。

2、基地建设要以品种为核心

药材基地要强调对品种的选择。品种是基地建设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基地能否发展壮大。有好的市场还不行,还需要既有市场竞争力又能持续生产、畅销的品种,只有这些生命力强的品种,才有可能给基地带来生机,才能为基地发展创造条件。

1)道地药材品种基地。所谓“道地药材”,是指货真质优的药材,它是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药材的“道地性”是指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人文选择的结果,形成了某些和某类药材往往只生长在一定的相对狭小的地理区域,或只有在某一狭小的特殊生态环境区域内其长势最好、品质最优。药材向来讲究道地性,自古就有“诸药所生皆有境界”、“用药必择州土”等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药材道地性的客观存在和在药材生产上的重要指导意义。坚持道地性原则的根本目的是保证药材的质量。各地要结合那些在全国有地位、影响大、竞争力强的全国公认的道地药材品种,在那里建立基地。如:人参宜将基地建在辽宁、吉林;地黄宜将基地建在河南、山西;川芎宜将基地建在四川;黄连(味)、青蒿宜将基地建在重庆;三七宜将基地建在云南、广西等。

2)名贵药材品种基地。如冬虫夏草、天麻、人参、三七、鹿茸等,这类药材历史悠久、名声大、价格高、疗效好,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市场前景看好。

3)资源紧缺的重要医药原料药材品种基地。如用于提取抗疟药青蒿素所用的原料药材青蒿;用于提取治疗癌症的药物紫杉醇所用的原料药材红豆杉;一些著名传统中成药所需原料药的麝香、牛黄等。这类药材不但药用价值独特而且需求量也大。因这些药材要求的生态环境特殊,民间引种或饲养有一定难度,加上过度采收野生药材,导致资源紧缺,对这些药材急需进行野生变家种或家养,开展规范化、规模化的人工种养,建立起这类药材基地,产品适销对路,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

4)龙头企业产品所需的特殊原料药材品种基地。龙头企业的中成药骨干产品,对质量要求特别严格,其主要的原料药材都控制在固定产区购进。因其产品销量较大,市场又多处于快速增长期或稳定期,所以需要的原料药材量也大,为这些龙头企业发展建这类特殊的原料药材基地,产品不愁销,市场有保证,风险比较小。

5)常用大宗药材品种基地。中药常用药材品种约1000种左右,主要来自野生,现虽有种植,但也极不规范。为保证常用大宗品种的供应,建立常用药材的人工培植基地也是一种发展趋势。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必须了解本地区的野生药材资源情况,能否结合本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再引进一些外地品种作为补充,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及对药材市场的分析能力,有了这些基础,才有可能发展常用大宗药材基地。在发展常用大宗药材基地过程中,要从种植技术、发展规模和确保药材质量上下功夫。只有品质优良,才会有市场;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会有经济效益;只有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才能使这类药材基地在良性循环中发展。

3、基地建设要以经营模式为保证

从现时情况看,一个药材基地往往会涉及到农、工、商三产业,与科研单位乃至政府部门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究竟谁来承办基地,以什么样的经营模式运作基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经营模式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基地的管理,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品种是否能得到保证,为了获得好的品种,建设基地必须从经营模式抓起。参与建立基地经营模式相关的单位有起协调作用的政府部门、消化基地产品的公司(包括生产、经营两个类型的公司)、为基地解决技术难题的科研单位、提供基地场地及劳动力的农户(包括养殖户),这些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恰当的组合,才能形成优化的基地经营模式,才有可能使产品得到保证。

1)租赁经营。公司投入足够量的资金到药材产区租用农户土地,由公司严格按照GAP的要求建立基地。提供土地的农民中,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有一定药材种植或养殖经验者,通过集中培训后雇用为基地的种植或养殖工人。也可雇用其它人员作为基地种植或养殖人员。

2)公司、科研单位、农户建立股份制。公司提供前期开办费及科研经费作为入股,科研单位以技术入股,农户以土地入股。三者在公司控股的前提下进行统一管理,并按股份分取红利,科技成果共享。农户所有土地入股后,其主要劳动力可视情况进入基地当种植或养殖工,由基地付给一定的报酬。

3)政府+公司+农户。由政府牵线并负责协调,必要时可作为履行合同的监督方。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公司向农户无偿提供药种,按GAP的要求无偿提供种植或养殖管理技术,提供收购计划数量,购销双方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及收购价格。

4)公司+农户。公司与农户直接签订合同。公司向农户提供药种,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提供对药材质量无影响的化肥及农药,并提出收购计划数量,购销双方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及收购价格,农户必须严格按照GAP进行种植或养殖,药材产出后,公司按收购计划数量、质量、价格进行收购。

药材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中药产业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在各相关单位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逐步完善,通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工作,一定会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饮片发展看“炮制”

饮片,是遵循中医理论,按炮制规范加工而成,它是中医临床配方和中成药生产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疗效。从药材到饮片,本来就是一个质量筛选的过程,在炮制加工中,如果能从饮片的片形、气味、色泽、灰渣、含水量等五个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就一定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饮片。

一是“片形关”。饮片的形状,是前人在总结对饮片的鉴别、配方的准确、煎煮的方便、治疗成分的溶出、炮制工艺的过程、保管储存的需要及外形的美观等基础上形成的,有其一定的道理,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改动。近年来,饮片的切制采用了机加工的方法,由于缺乏定型的机械设备,很多传统片形在无形中消失了,随着机加工的不断完善,各种片形应逐步恢复。当前应按《中国药典》及各地《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进行切片炮制。该切斜片的,应斜切,不能千篇一律切直片;该切段的,应切成段,不能段、片、粒共存;该切块的,应切成块,不能块、片结合;该切丝的,就应切成丝,不能丝、片、段不分;该薄则薄切,该厚则厚切,该长则长切,该短则短切,不能马虎将就。虽然难以达到传统的“枳壳似鞋面,白芍飞上天”的要求,但其固有片形还是应该保存的。

二是“气味关”。这里指的气味,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医药理论的“四气五味”;二是指各种饮片通过鼻嗅口尝,反应出各自特殊的固有气味。前者要求饮片炮制必须按照中医药理论的要求进行,要严守工艺规程,认真严格操作,该加入的辅料要加足,该走的工艺过程均应走到,不能偷工减料,以求速成。后者比较实际,任何一种饮片炮制合格后都有其自身的特有气味,这在药典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都讲得十分清楚。因为这些气味往往反应出了治疗成分的存在与否,如果应该保留的气味没有留住,说明治疗成分遭到了破坏或已经散失,饮片就会全部或部分丧失疗效。如果应该除去的气味而没除净,说明饮片中某些不应有成分尚存,用这类饮片治病,不仅无疗效,还会轻则中毒,重则丧命。薄荷、柴胡、茵陈等的治疗成分最易挥发,他们都具有各自的香气,在炮制过程中若用大火烘,暴晒,会使其治疗成分因挥发而大量散失,饮片失去香气,疗效不能保证。川乌、草乌、附子、半夏、南星等,若炮制后不透心,留有白碴,仍有很重的麻舌感,说明其毒性成分“乌头碱”等除去不够。

另外,种子类的饮片炮制,应炒至有香气溢出,是便于其治疗成分溶出;动物粪便及某些树脂类饮,加辅料制,是为了除去臭气,增加香气,便于服用;某些动物甲壳类饮片,用清水漂去腥臭之气,炒至有焦香气溢出,既便于服用又有利于治疗成分的溶出。

三是“色泽关”。“色”与“泽”是两个不同的判别概念,二者对饮片质量的保证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泽:是指饮片表面的光泽,一般以明润、光亮、有新鲜之感者为佳,若表现为晦暗、似附着灰粉样异物、有陈旧之感者次之。前者说明炮制适度、保管妥善,质量优;后者由于炮制不当,保管欠妥,被异物污染或生霉,质量差。

色:是指饮片表面或折断面固有的颜色,颜色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饮片炮制是否到位。有些饮片炮制后颜色加深,有些饮片炮制后颜色变浅,有些饮片炮制中要染上其他颜色。如果颜色该加深而不深,该变浅而不浅,该上色而未染上,都说明质量有问题。红参应为红棕色或暗红色,若颜色太浅,甚至有生晒参的黄白色,说明炮制不到位,质量差;炒鸡内金应呈现淡黄色、偶有焦斑,若仍显现出生鸡内金的黄色或黄绿色,说明火候不够,质量差;朱茯苓表面应被朱砂染成均匀而淡淡的朱红色,若颜色太浅、或不均匀,说明朱砂量不足、或操作中马虎,质量差。

炒制中颜色的变化,更是质量鉴别的重要依据:炒黄,是炒至饮片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炒焦,是炒至饮片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炒炭,是炒至饮片表面呈焦黑色,内部为焦黄色或焦褐色。三者的鉴别要点全反应在颜色的变化上。牵牛子本应炒至表面颜色加深、有爆裂声、鼓起、并透出香气,才能达到“缓和药性”的目的,若将表面炒成了焦黑色,说明炒太过,治疗成分会大量破坏,将失去或减弱其“泻下去积、逐水退肿、杀虫”的作用;焦山楂本应炒焦,才能起到“消积止泻”的作用,若只是炒至黄色或炒过为焦黑色已成了炭,都达不到这个目的;地榆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若只是炒黄或炒焦,都不能起到增强止血的作用。

四是灰渣关。饮片中灰渣,包括灰尘、泥沙、石屑、杂质、虫体、粪便及药物炮制加工中产生的细颗粒或细粉。灰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原生药材进入切片工序前,拣选清洗不干净,混入了异物;生产环境条件太差,加之清场又不彻底,致使杂物混入;切片前的水处理润闷不到位,切片刀具太钝,炕、晒干燥中不合理的翻动,搬运堆码动作野蛮等。都会造成药物大量细碎,而产生灰渣。灰渣对饮片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使配方用量失去准确性;含淀粉多的药物灰渣,在煎药时淀粉受热糊化,影响配方中其他药物治疗成分的溶出;若灰渣中混入了有毒的物质,还会危及患者的人生安全。

炮制中出现灰渣难以避免,特别一些含淀粉量高,质易碎的药材,在加工中更易出现细粉或细颗粒,但要力争尽量减少,对于异物、杂质之类切不可混入。

五是水分关。水分,指饮片中的含水量。正常情况下,多数饮片的含水量应控制在8%以内,至多不超过12%。水分含量过低,饮片脆性增大,特别是一些花、叶类药材,在保管、运输、配方取药中容易细碎,致使灰渣增加,而且也不利于有些治疗成分的保存。水分含量过高,会使某些饮片发霉、变质、生虫、腐烂,还会造成部分治疗成份的水解。水分的含量除在炮制中严格控制外,更重要的是注意饮片在保管储存中水分含量变化的情况、包装材料的防潮吸湿性能、仓库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及通风条件、码脚通风及堆码的形式、各种不同饮片的存放时间等。都会引起饮片中含水量的改变,对这些问题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尽量将饮片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范围之内。

(三)成药发展看“品种开发”

中成药品种开发,是继承发扬中医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不断进步、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若仍然按传统方法去开发中成药,必将阻碍其发展。因此,在中成药新品种开发时,应将传承发掘与创新提高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传创并重”。

1、掌握一个原则

按照中医理论,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制成一定的剂型,用于治疗疾病,这就是中成药。它告诉我们,开发中成药不可脱离中医理论,这是一个原则。

1)医药结合、同步发展贯穿于中医药历史的全过程中。中医中药同出于一个理论,中医离不开中药,中药离不开中医,医药结合创造了中医药特有的理论体系,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共同发展。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始有医药”到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直至后来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没有哪一个时期,没有哪一部著作不体现出医药结合的特色。从历史还可以看出,本草都是医生所写,药理都是临床药理。在振兴中医中药的今天更不能脱离医药结合。一位权威人士曾断言“医亡药废,药亡医无”,这不是没有道理。

2)“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促进了中成药品种的发展。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的特点。整体观念在治疗上强调从整体出发,分清疾病的主要和次要矛盾,既可以脏病治腑或腑病治脏,也可以从五脏治五官,在这些特殊的治疗中,都确定有各自的专用处方及专用药物。辨证论治则要求每一次诊断,都要辨证地制定出一个治疗处方及一组特殊药物。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近代名医岳美中亦称:“专病专方是中医药的基本思想”。所以中医方剂数以万计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分不开的。

3)中医理论不是玄妙莫测,更不是不科学,其基础内容与现代医学理论有许多雷同之处。应该承认,中医药发展由于受历史的限制,在科学认识方面不如近代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明朗,但绝非玄妙莫测,更不是不科学,只是认识过程尚需一定时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具有鲜明的唯物辨证观念,中医学用它来阐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实属一大贡献。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与现代医学中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营养学有相似之处。病因学说中包含微生物、流行病及病理学中有关内容。辨证、诊法在思路及方法上几乎同于西医诊断学。治则和治法与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均有相同之点。另外,方剂学中的方解内容与药理学也有一定联系,在疾病的分科上二者也极其类似。这类举例还可以找出不少。

4)中药西药化,不利于中成药品种开发。中药西药各有特色,二者出自不同的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当今世界一些国家视传统药为现代药的补充,那是因为国外传统药不具备中医中药那样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中药不同于国外传统药。中药西化在某种程度,会造成废医存药的恶果,严格地说,药也并非真能存。开发中成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应从辨证论治入手,依照理、法、方、药的诊治疾病过程,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进行选药组方,对这类处方进行开发才不失其中药的本来面目。至于参考中药疗效,以中药为原料开发新药或扩大原有中药治疗范围,这与中成药品种开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另当别论。

2、突出一个重点

充分利用传统处方,在传统处方基础上开发中成药,是中成药品种开发的重点。

1)传统处方数量多,是中成药品种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传统处方包括经方、时方、验方、秘方。总共有多少,无法统计。仅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称为经方者314首。这之后所有方剂通称为时方,各个时代均有代表方书。其中载方过万者有宋代《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0000余首;明代《普济方》收集整理了十五世纪以前所有方书中处方达61739首;李时珍《本草纲目》虽为药学专著仍有附方万余首;近期出版的《中华名医方济大全》,在精选各代名医创制处方基础上收录方剂9031首。另有验方、秘方本应属于时方之中,因验方有民间习用,药量少,简便易得,疗效显著等特点,且古有专著《验方新编》,该书中收集内科杂病、外、妇、儿、急救及时症等各种治疗处方8卷99门;秘方多秘藏于民间,为治疗一些特殊疾病专用,其数之多无法估量。总之,各种处方均可提供中成药品种开发选用。

2)中西药复方制剂是传统处方的发展。传统处方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药物知识,唐代《新修本草》有我国最早的药典之称,其中收载不少外来药,如龙脑、安息香、茴香、诃子、阿魏、郁金等,并用于各类配方之中,以后的多种方书几乎都有外来药出现。西医西药传入,更加丰富了中药的内容。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张锡纯,提倡遵古而不泥于古,主张取西医之长,中西汇通,撰写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首次将西药与中药合并使用治病,书中有“太阳病桂枝汤证,可以取阿司匹林一丸用山药研末冲服”治疗的记载,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范例。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的方针,号召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加快了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研制。中西药复方制剂新药不断出现,得到社会承认,深受患者欢迎。中西药复方制剂完全符合中药传统处方发展规律,起到了推动传统处方发展的作用,开发中西药复方制剂,有利于中成药新品种发展。

3)传统处方有利于系列中成药的开发。系列中成药,即是治疗一个病的不同证候相互联系的序列性的一组中成药。其特点是把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与中成药的运用紧密结合在一起。系列的划分,可从辨证、辨病、症状三个方面入手。辨证系列完全可以按中医辨证理论划分。如,脏腑辨证中的心病症候,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火上炎、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痰迷心窍等八类证型。在治疗时分别选用养心汤、保元汤、归脾汤、补心丹、导赤散、通窍活血汤、礞石滚痰丸、至宝丹等八个处方,同属心病辨证,治疗药物各异。辩病系列是按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的特点划分。如,一般感冒病有伤风、风热、风寒、挟湿、挟暑、挟食之分。分别用防风汤、葱豉汤、银翘散、荆防败毒散、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对照治疗,同是外感,用药不同。症状系列是按某一主要症状特点划分。如,慢性腹泻这一症状可因脾胃虚弱、肾阳虚衰、肝气乘脾而引起。治疗时按病因不同分别选用参苓白术散、四神丸、加味痛泻要方。出现同一症状,病因不同,选方亦异。可以看出,中医的每一个辨证、辨病或症状都有一组传统处方配合治疗。若将这些处方开发成中成药,不但增加了中成药品种,而且方便了医师临床用药和患者治病服药,给中成药品种开发增加了一条途径。

4)传统处方开发的过程即是对处方筛选的过程。筛选,对传统处方十分必要。古代处方多以口授心记相传,纵有文字记载,也不十分详尽,历时数千载,难免有谬误之处。加之时代变化,大自然影响,人体质改变,病种已不完全同前等原因,致使古方并不一定都能今用。能流传至今的处方,也通过了数次筛选。东汉张仲景,在“博采众方”的基础上,首次从前人处方中筛选出三百余首。宋代由当时的国家医药管理机构“太医局熟药所”负责,对数万首处方进行验证,筛选出八百余首,撰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发全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国家级方典。新中国成立后,制订了《中国药典》从六三年版开始,至以后各版均收载有中成药,这些都是筛选的结果。

中成药品种开发过程中,利用当今的优惠政策及有利开发的医药体制,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及现代的医疗统计方法,对传统处方筛选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在开发过程中,对疗效确切、原料充足、工艺无特殊要求、稳定性好的处方,应先肯定,作为近期开发对象。对一些有争议,一时还说不清或工艺难度较大,原料缺乏的处方,可作为攻克的对象,列为中长期开发。对已证明无效的处方,要敢于否定,并舍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传统处方的作用。

3、实现一个突破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病人对服药要求在发生变化,不但讲疗效,也讲使用方便。单单依靠传统剂型,不说走向世界,就是在国内也有遭到淘汰的危险。当务之急是狠抓剂型改革这个根本,在剂型上有所突破,这是中成药品种开发的头等大事。

1)中药剂型是在使用中发展起来的,剂型改革是剂型发展的必然趋势。远古时代,药食同源,服药如食五谷果菜,外用多以新鲜植物捣碎涂抹,无剂型可言。公元前五千多年,出现了酒,以酒浸药,有了早期的药酒,后来又在酿酒的同时发现酒曲能治胃疾,成为曲剂之始。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中即有“汤液始于伊尹”之说,证明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的商代就有了汤剂。战国时《黄帝内经》已有汤、丸、散、膏、药酒等剂型的记载。东汉《伤寒杂病论》中又出现了栓剂、洗剂、软膏剂、浸膏剂、糖浆剂、动物脏器剂,并首次收载采用动物胶汁、炼蜜、淀粉糊作赋型剂。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增添了铅硬膏、干浸膏、蜡丸、浓缩丸、锭剂、条剂、炙剂、尿道栓剂、饼剂等。这之后的医药学家不断对以上剂型进行完善,还对制药方法、工具选择、保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中药剂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除对中药传统剂型普遍进行了工艺改革外,还吸收西药之长,开发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剂、橡皮膏剂、针剂等。并对中成药制剂从生产工艺、设备、原辅料、质量标准、卫生标准等方面作出了统一规定。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药剂型是随时代进步而逐步发展,剂型改革大势所趋,人为的推动将加快其发展速度。

2)剂型突破要从“三小”、“三效”,提高技术含量入手,结合实际选择剂型尤其重要。粗、大、黑是中成药的一大弊病,直接影响着中成药的发展,通过剂型改革,要把中成药从粗、大、黑中解脱出来。“三小”、“三效”和提高技术含量是改变粗、大、黑的最好办法。

“三小”,即要求中成药剂型要做到一是体积小,便于包装、运输、保管、携带;二是用量小,能改变中成药制剂粗糙、服用量大、气味特殊、难以服用的弱点;三是毒副反应小,有的中成药疗效须好,由于毒副反应大,病人怕服,医生怕用。

“三效”,要求中成药新品种应是疗效可靠稳定,治病面广,能一药多用的高效;使用方便,吸收快,见效快,缩短疗程的速效;在体内维持时间长,能较长时间地控制病情发展并使其转归的长效品种。

提高技术含量重点是依靠现代科学知识,将高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引入中成药科研、生产、检测、储藏等各项工作中,生产出一批赶上时代发展、具有现代气息的产品。这类产品不仅疗效好,而且不易被仿制,能起到保护研制单位和生产厂家的作用。结合西药制剂和中成药制剂发展的现实情况,按照中成药使用的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剂型也十分重要。现阶段可选用全浸膏颗粒剂、全浓缩丸、小丸、微丸、软胶囊剂、微型胶囊剂、浓缩汤剂、口服液剂、袋泡茶剂、气雾剂等。外用药可向透气贴膏、巴布剂、贴膜剂、霜剂方向发展。在有效成分比较清楚的情况下,可以开发水针剂、粉针剂之类。

3)新剂型开发过程中,应重点把住以下四点:

一是处方,要为新剂型选择好的处方。所谓好处方,即是所选处方的疗效要准确可靠,药味组成不宜过分复杂,药材资源比较丰富,所需辅料易得,原材料价格适中,炮制、制剂中无难以达到而又无法讲清的特殊要求,这类处方开发难度较小。最好是先从现有中成药中选择一些各方面条件均好的品种,通过剂型改革,推出一批新剂型,这样见效更快。

二是结合实际,选好品种,用于开发新剂型的品种要有市场。医药是供治疗疾病用的特殊商品,生产医药产品的目的是治病。要开发出适销对路、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必须做好市场调研。医药新品种市场调研重点是了解用药情况。就当前而言,发病率较高者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儿科的厌食症、妇科的不孕症、各种肝病、肿瘤、糖尿病、艾滋病、老年疾病以及近年出现的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对这些疾病用药,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加以归类或分型,可列入开发重点。中医急症用药,常见病用药也有开发价值。

三是工艺设备,要有新颖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好的剂型离不开新工艺,设备先进才能保证新工艺的实施,工艺和设备二者不可分离。从目前中成药生产情况看,前处理可推广密封式连续粉碎、筛粉、混合机组。提取可推广节能降耗的灌组式逆流提取工艺设备和强制循环工艺设备。干燥可推广喷雾干燥、一步制粒、冷冻干燥技术。薄膜包衣技术、混浆包衣工艺及程控技术也可选用。大孔树脂吸附枝术、二氧化碳超零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正在探索试用于中药提取之中,是一些比较好的提取方法,在中药制剂中可结合实际情况参考选用。

四是质量,要有稳定的质量和控制质量标准的方法。医药产品对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每个产品都必须有稳定的质量,新开发剂型更应如此。稳定的质量来自于严格的控制,其中,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控制又是重点。为了便于控制,要选择一定数据为标准,在新剂型研制过程中,就应重点对制定质量标准有关的原始数据进行搜集,通过对原始数据整理,选择其中重现性好,又有代表性的,确定为质量标准。控制标准的方法可采用微机技术,把需用于控制质量标准的数据通过编程序输入微机,在生产的全过程中用微机进行全面控制,直至对成品的最终检测。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多数中成药有效成分不明确,还处于模糊概念阶段,制定控制数据及编程序都比较困难。但是,还必须这样做,否则开发出的新剂型质量将很难得到保证。

中成药品种开发直接关系到振兴中医药大业。传统而古老的中医药逐步走向现代化势在必行,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把握住“留”与“舍”的分寸,这是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明确目标,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必见成效。

(此为2010年2月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名老中医之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