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正文

炮制把好五关 保证饮片质量

发布人:曾宪策名中医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0/12/17 浏览量:

饮片,是遵循中医理论,按炮制规范加工而成,它是中医临床配方和中成药生产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疗效。从药材到饮片,本来就是一个质量筛选的过程,在炮制加工中,如果能从饮片的片形、气味、色泽、灰渣、含水量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饮片。

 片形

饮片的形状,是前人在总结对饮片的鉴别、配方的准确、煎煮的方便、治疗成分的溶出、炮制工艺的过程、保管储存的需要及外形的美观等基础上形成的,有其一定的道理,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改动。近年来,饮片的切制采用了机加工的方法,由于缺乏定型的机械设备,很多传统片形在无形中消失了,随着机加工的不断完善,各种片形应逐步恢复。当前应按《中国药典》及各地《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进行切片炮制。该切斜片的,应斜切,不能千篇一律切直片;该切段的,应切成段,不能段、片、粒共存;该切块的,应切成块,不能块、片结合;该切丝的,就应切成丝,不能丝、片、段不分;该薄则薄切,该厚则厚切,该长则长切,该短则短切,不能马虎将就。虽然难以达到传统的“枳壳似鞋面,白芍飞上天”的要求,但其固有片形还是应该保存的。

 气味

这里指的气味,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医药理论的“四气五味”;二是指各种饮片通过鼻嗅口尝,反应出各自特殊的固有气味。前者要求饮片炮制必须按照中医药理论的要求进行,要严守工艺规程,认真严格操作,该加入的辅料要加足,该走的工艺过程均应走到,不能偷工减料,以求速成。后者比较实际,任何一种饮片炮制合格后都有其自身的特有气味,这在药典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都讲得十分清楚。因为这些气味往往反应出了治疗成分的存在与否,如果应该保留的气味没有留住,说明治疗成分遭到了破坏或已经散失,饮片就会全部或部分丧失疗效。如果应该除去的气味而没除净,说明饮片中某些不应有成分尚存,用这类饮片治病,不仅无疗效,还会轻则中毒,重则丧命。薄荷、柴胡、茵陈等的治疗成分最易挥发,他们都具有各自的香气,在炮制过程中若用大火烘,暴晒,会使其治疗成分因挥发而大量散失,饮片失去香气,疗效不能保证。川乌、草乌、附子、半夏、南星等,若炮制后不透心,留有白碴,仍有很重的麻舌感,说明其毒性成分“乌头碱”等除去不够。

另外,种子类的饮片炮制,应炒至有香气溢出,是便于其治疗成分溶出;动物粪便及某些树脂类饮,加辅料制,是为了除去臭气,增加香气,便于服用;某些动物甲壳类饮片,用清水漂去腥臭之气,炒至有焦香气溢出,既便于服用又有利于治疗成分的溶出。

 色泽

“色”与“泽”是两个不同的判别概念,二者对饮片质量的保证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泽:是指饮片表面的光泽,一般以明润、光亮、有新鲜之感者为佳,若表现为晦暗、似附着灰粉样异物、有陈旧之感者次之。前者说明炮制适度、保管妥善,质量优;后者由于炮制不当,保管欠妥,被异物污染或生霉,质量差。

色:是指饮片表面或折断面固有的颜色,颜色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饮片炮制是否到位。有些饮片炮制后颜色加深,有些饮片炮制后颜色变浅,有些饮片炮制中要染上其他颜色。如果颜色该加深而不深,该变浅而不浅,该上色而未染上,都说明质量有问题。红参应为红棕色或暗红色,若颜色太浅,甚至有生晒参的黄白色,说明炮制不到位,质量差;炒鸡内金应呈现淡黄色、偶有焦斑,若仍显现出生鸡内金的黄色或黄绿色,说明火候不够,质量差;朱茯苓表面应被朱砂染成均匀而淡淡的朱红色,若颜色太浅、或不均匀,说明朱砂量不足、或操作中马虎,质量差。

炒制中颜色的变化,更是质量鉴别的重要依据:炒黄,是炒至饮片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炒焦,是炒至饮片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炒炭,是炒至饮片表面呈焦黑色,内部为焦黄色或焦褐色。三者的鉴别要点全反应在颜色的变化上。牵牛子本应炒至表面颜色加深、有爆裂声、鼓起、并透出香气,才能达到“缓和药性”的目的,若将表面炒成了焦黑色,说明炒太过,治疗成分会大量破坏,将失去或减弱其“泻下去积、逐水退肿、杀虫”的作用;焦山楂本应炒焦,才能起到“消积止泻”的作用,若只是炒至黄色或炒过为焦黑色已成了炭,都达不到这个目的;地榆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若只是炒黄或炒焦,都不能起到增强止血的作用。

 灰渣

饮片中灰渣,包括灰尘、泥沙、石屑、杂质、虫体、粪便及药物炮制加工中产生的细颗粒或细粉。灰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原生药材进入切片工序前,拣选清洗不干净,混入了异物;生产环境条件太差,加之清场又不彻底,致使杂物混入;切片前的水处理润闷不到位,切片刀具太钝,炕、晒干燥中不合理的翻动,搬运堆码动作野蛮等。都会造成药物大量细碎,而产生灰渣。灰渣对饮片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使配方用量失去准确性;含淀粉多的药物灰渣,在煎药时淀粉受热糊化,影响配方中其他药物治疗成分的溶出;若灰渣中混入了有毒的物质,还会危及患者的人生安全。

炮制中出现灰渣难以避免,特别一些含淀粉量高,质易碎的药材,在加工中更易出现细粉或细颗粒,但要力争尽量减少,对于异物、杂质之类切不可混入。

 水分

水分,指饮片中的含水量。正常情况下,多数饮片的含水量应控制在8%以内,至多不超过12%。水分含量过低,饮片脆性增大,特别是一些花、叶类药材,在保管、运输、配方取药中容易细碎,致使灰渣增加,而且也不利于有些治疗成分的保存。水分含量过高,会使某些饮片发霉、变质、生虫、腐烂,还会造成部分治疗成份的水解。水分的含量除在炮制中严格控制外,更重要的是注意饮片在保管储存中水分含量变化的情况、包装材料的防潮吸湿性能、仓库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及通风条件、码脚通风及堆码的形式、各种不同饮片的存放时间等。都会引起饮片中含水量的改变,对这些问题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尽量将饮片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范围之内。